古人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今天,就是“冬至”。
冬至,至是极致的意思,冬藏之气至此而极。包含三个意思:阴寒达极致,天最冷;阳气始至;太阳行至最南处,昼最短,夜最长。是藏之终,生之始,故亦称"亚岁",重要性仅次除夕。
按习俗,有北方吃饺子、南方吃汤圆的习俗。冬至这天,大家都吃饺子庆祝。吃些暖和的食物当然也是为了抵御寒冷,因为“冬至”到来的同时就要“数九”了。
所谓“数九寒天”,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人们就该迎接春天了。
冬至到 数九九
从冬至算起,进入“数九”,每九天一个单位,过了九个“九”,刚好八十一天,即为“出九”,那时就春暖花开了。
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
七九河儿开,
八九雁儿来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再看一个四川版本
一九二九,怀中插手;
三九四九,冻死猪狗;
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
七九六十三,路上行人把衣担;
八九七十二,猫狗卧阴地,
九九八十一,庄稼老汉田中立。
为什么要数“九”呢?为什么不数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呢?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,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。九,为“至阳”之数,也称老阳,九又是至大之数,“至阳之数”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,累至九次已到了头,意味着寒去暖来,“春已深矣”了。
冬至养生之法
冬至“寒”最大
冬天很容易被寒邪所伤,寒邪属于阴邪,容易伤到人体的阳气,可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弱,出现手脚不温、畏寒喜暖等阳气虚的表现,还容易引发许多疾病,或者使旧病复发加重。寒冷尤其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,它能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,引发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。因此,冬至养生要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。
赶“寒”行动
人的身体遇到寒邪,血液的温度也随着降低,血液也就流动缓慢,甚至停滞不前,导致血液淤积。健康的血液流经全身,可以滋养全身;同样寒冷的血液流过全身,也就把寒邪带到了全身。对于血寒的人,冬至养生时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。因为“寒从足下生”,在中医的阴阳属性上,寒邪属阴,下半身属阴,所以对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。泡脚的时候,最好选用高一点的塑料桶或木桶。一是可以将整个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。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,也不容易凉。如果头部微微出汗,是最好的。根据各人喜好,还可以加入几片姜或些许盐,也有助于驱寒和治疗脚部皮肤等疾病。此外,怕冷的朋友早上起来的时候,也可以喝杯姜糖水,能温脉养血。
这个冬天不易“感”
冬天除了用饮食预防感冒外,还可以食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保护身体。比如将麝香虎骨膏贴于涌泉穴上,24小时更换一次,这样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效果。另外将食用的小苏打用凉开水配成6%的水溶液或5%的醋溶液,每次滴鼻2—3滴,或用棉签蘸取擦鼻孔,每3小时一次。用茶壶或者茶杯一个,倒入开水后使鼻孔对着冒出的蒸汽呼吸,距离以能忍受为宜,直至水不冒气为止,每日5次,对预防感冒和鼻炎都有一定好处。
最适合冬至养生吃的食材
黑米
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,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,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。煮粥前先浸泡,充分吸收水分。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,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。还可以做成点心、汤圆、粽子、面包等。
猪肉
相比于羊肉和牛肉,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,而脂肪含量高。猪肉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。猪肉性味甘成,滋阴润燥,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铁性贫血。
冬至以后如何喝茶养生?
杜甫诗云:"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" 今日冬至,虽雪寒料峭,却一阳初生。养生学中此节气占最重要地位,也是一年中进补的大好时机。有「防寒保暖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」养藏之道,多吃御寒食材,饮汤.
冬至过后,天气进入最寒冷阶段,也就是进“三九”。易少动多歇,食宜温补,头手脚保暖。适宜饮用陈年黑茶,味苦性温;隔年以上红茶,味甘性温宜体虚者,四五年以上的熟普亦可;体质不错可饮隔年以上的岩茶或单丛。
冬至以后如何喝茶养生?
杜甫诗云:"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" 今日冬至,虽雪寒料峭,却一阳初生。养生学中此节气占最重要地位,也是一年中进补的大好时机。有「防寒保暖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」养藏之道,多吃御寒食材,饮汤.
冬至过后,天气进入最寒冷阶段,也就是进“三九”。易少动多歇,食宜温补,头手脚保暖。适宜饮用陈年黑茶,味苦性温;隔年以上红茶,味甘性温宜体虚者,四五年以上的熟普亦可;体质不错可饮隔年以上的岩茶或单丛。